◆狀況一:換季時的氣候不定,為什麼我的異位性皮膚炎就一直出來騷擾我?!
最近正好秋冬季節轉變,但氣候又上上下下,一下一夜轉涼、一下又熱得像夏天,然而越接近冬天,氣溫也會漸漸地驟降,異位性皮膚炎容易在天氣轉變時狀況愈顯明顯,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肌膚伴隨出現紅腫與搔癢症狀,癢到睡不著的大有人在!
異位性皮膚炎其實就是「先天基因」加上「後天環境」影響造成的,不只單純是皮膚表皮疾病,而是皮膚的免疫功能失調所產生的慢性疾病。
異位性皮膚炎簡單來說,是因肌膚屏障功能低落或缺損,肌膚的保水功能較正常肌膚差,在季節轉換時肌膚無法隨時應變或隨溫度、濕度自我調節,再加上環境中的過敏原入侵,使得原本就有異位性皮膚炎的肌膚出現搔癢、紅腫、發熱、乾燥、脫屑、紅疹等等狀況。
許多人會在四肢軀幹部位出現,而較為嚴重的甚至會全身性的出現上述狀況,有些因搔癢而撓抓過度的,亦會出現開放性的傷口,造成流血、流出組織液。
◆狀況二:常常滿身大汗,不就是表示我代謝很好,為什麼異位性皮膚炎更嚴重?
皮膚科醫師表示,誘發異位性皮膚炎的過敏原包含塵螨、黴菌、蟑螂、寵物細毛髮等,最近天氣轉涼,許多民眾將厚棉被、厚衣物從塵封的櫃子中拿出,一時間塵螨傾洩而出,異位性皮膚炎隨之馬上發作。
並且,「流汗」、天氣變化、情緒、壓力、PM2.5都會加重症狀。
如上狀況一所述,因肌膚保水功能較差,長期大量的流汗也容易讓肌膚環境調節不夠穩定,誘發異位性皮膚炎更甚嚴重。
◆狀況三:我明明擦了一堆皮膚用藥,為什麼還是不斷發作,而且藥效愈來愈無用?
前述有說到異位性皮發炎是皮膚免疫功能失調所產生的,狀況輕微者還可以擁有正常的日常生活,狀況嚴重者卻會出現癢到受不了、睡不著、坐不住或抓撓到出現開放性傷口造成疼痛難耐。
既然是一種免疫失調的疾病,嚴重者應該配合醫師處方治療,但長期使用同一樣的藥品塗抹,肌膚會產生抗藥性或習慣性,也因為每天所處的環境的變化、遇到的外在狀況不同、氣候的轉變、壓力的累積、生活及飲食習慣等等,使得習慣用藥變得看起來沒效果了。
問:除了配合醫師治療,我還能在日常生活中怎麼做?
★慎選「清潔」產品,別以為沖掉就沒事!
皮膚科醫師說明,異位性皮膚炎者除了每天都應該要擦乳液保濕外,清潔身體及皮膚時所使用的「沐浴乳、洗髮精、保養品」都建議挑選異位性皮膚炎適用的產品,清潔時若有症狀嚴重如出現開放性傷口時,則使用清水清洗即可,避免加重刺激患部。
另外,洗澡時建議使用沐浴乳,因為肥皂的清潔力較強,恐致使肌膚更乾燥,加上冬季使用熱水沖洗,皮膚乾上加乾,洗後除了無法緩解症狀,更容易造成撓抓、紅腫、乾癢而產生皮屑脫落。
因此,異位性皮膚炎的身體潔淨洗劑是非常重要的,我們都以為清潔類產品洗過、沖完水就沒了,應該不影響皮膚,但這就大錯特錯了!身體清潔時,皮膚毛孔是打開的,清潔類產品的好壞,在長期使用下,潛移默化地滲入肌膚,這些產品的好與壞,都會被肌膚吸收。異位性皮膚炎者,皮膚已非常敏感,當然選擇清潔產品就更為重要!
★加強日常肌膚保濕,使用含「燕麥」、「神經醯胺」等成分的乳液
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日常保養,皮膚科醫師提醒應加強保濕,可選擇較滋潤的產品,如:凡士林或含有「燕麥、神經醯胺」等成分的乳液。
異位性皮膚炎本就難以根治,皮膚炎頻繁發生者應在治療上採循序漸進的方式,並配合相關醫療診治,而唯一能自我加強進而改善的正是生活習慣,務必加強皮膚的日常保濕,塗抹護膚品應避免使用成分過於複雜或添加物過多的產品,造成皮膚的負擔反而容易本末倒置,塗抹保濕乳液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每天的保養功課。
部分原文參考:今周刊 報導